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货大采购”时间。12月7日,2023浙江农业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4万平方米的展会现场,联动“网上农博”线余家农业主体纷纷搭台参展,3万余种各式土特产集体亮相。
在这场参展主体、参展产品数量双双创下历届之最的“年度大狂欢”中,记者感受到了浙江各地做好土特产这一乡村振兴大文章的新手笔和新气象。
土特产有了新玩法,农博会现场,年轻的浙江创客踊跃亮招。在湖州吴兴区展位,不少逛展市民有了新发现:中央水池中,未见以银鱼、白虾、白鱼为代表的浙北知名水产“太湖三白”,倒是有五六只螃蟹通体纯白,在数十只吐着泡泡的青壳蟹中格外显眼。走近细瞧,只见它们蟹壳半透明,隐约能看见蟹黄和蟹膏。
“这种被大家称为‘太湖第四白’的湖蟹,正是我们配合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专家团队最新育成的中华绒螯蟹白壳新品系——白玉蟹。”展位负责人、湖州蟹临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黄昭辉是位85后海归新农人。回乡创业后,他与团队携手78位当地养蟹能手,在太湖边建立了3000亩太湖蟹养殖基地。今年,经历三代纯化和精细养殖,新品白玉蟹终于少量上市,率先亮相省农博会,成为全场焦点。
这种新品湖蟹不仅颜值高,煮熟后品一品,肉质更是鲜甜。黄昭辉表示,由于量太少,首批不足千只,他们将一只白玉蟹配上7只青壳蟹,组成高端礼盒进行搭售,即便标出了2999元的高价,仍有许多人愿意掏钱尝鲜。
“很快,更多白玉蟹就将爬上老百姓的餐桌。”黄昭辉说,目前苗种的大规模繁育工作正加快推进,预计明年,太湖白玉蟹的年产量就能突破100万只,价格回落并稳定在普通湖蟹的1.5倍左右。
将开化龙顶磨成茶粉,搭配高山种植的紫山药,做成清新养胃的“龙顶山药面条”;将金华火腿的咸香融进一块块豆腐乳中,造就“下饭神器”火腿腐乳……一个个关于土特产的创新创造,在农博会上频频亮相,点燃了人们的消费热情,也让更多浙江农人意识到,土特产之“土”,不是乏善可陈的“老土”;而是基于一方水土,对乡土资源进一步深化开发,点亮传统农业永续发展的新火种。
一年一度的展销盛会,浙江农业主体铆足了劲儿向消费者推介自家优质农品。阵阵吆喝声中,记者听出了一种来自“走出去”的特别底气。
“我们基地的杭白菊一直畅销全国,最近还销往了欧洲市场。”桐乡市缘缘食用花卉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缪悦啸面露喜色。今年,桐乡杭白菊不仅迎来大丰收,还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这几天,他总是被国外的采购商催着发货。
“常有外国客商主动找上门,要求进口我们用龙井43茶叶制成的高端抹茶。最近几年,我们虽然将发展重心放在国内市场,出口销售额却每年都保持着15%左右的增速。”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罗煦一边冲泡抹茶,一边分享着自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不逊日系抹茶的热度。
走出去,让浙江土特产的“区域特色”真正化为独特的竞争优势。黄岩西瓜、建德草莓、诸暨珍珠、乐清铁皮石斛……在农博会现场,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如今,有近30万浙江农民带着土特产走出家乡,在外发展“特色种养”,累计承包省外土地300万亩,在境外投资65亿元,创造了400亿元的农业总产值。
人走出去了,浙江孕育的特色品种也随之遍布四海。在省农发集团的展位,由省淡水所育成的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3号”替代“南太湖2号”成为时下主推。展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一生长速度更快、养殖成本更低、成活率更高的淡水长臂大虾新品种,设施养殖的亩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今年以来,已在全国25个省份迅速推开,养殖面积超30万亩。
找准自身资源禀赋,跳出本地看本地,浙江土特产正在更大地域范围、更广阔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来,喝一杯尝尝。”经过浙江菜味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展位,董事长范涛向记者递过来一杯茶。呷一口,回甘无穷。这是什么好茶?定睛一看,竟是两根3厘米长的梅干菜梗。
缙云菜干,是当地农民用高山九头芥,经“三蒸三晒”传统手艺加工而成的山区土特产。农户自制自卖,售价在6元一斤上下,而范涛的菜干工厂出产的菜干,干净无渣,甚至可以直接用来泡茶喝,每斤能卖到100元。农博会开展半天,他的菜干已经卖出了50多包。
“因为我把小小梅干菜,认认真真做成了一个产业。”范涛拿起一根菜干开始解说,制作菜干的33道工艺,他用团队自研的机械化设备完全替代人工;种植、加工、发酵的每个环节,都请来省农科院、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团队改良和把关;将全株菜干分为峰尖、银羹、金药、花开等6个部位,划定不同用途,进一步精细化加工……
目前,范涛的菜干工厂年新鲜芥菜加工量已达3000吨,今年2月投产以来,累计带动缙云县东方镇200多位农民利用闲田种植新鲜九头芥,实现人均1.5万元的增收。现在,他正计划着到松阳县建设生产加工基地,让更多山区老百姓种上这种“共富菜”。
做好“产”字文章,发力特色产业的现代化升级,小小的“梅干菜”正迸发出富民增收的巨大能量。(本报记者 来逸晨 通讯员 吴力)
互联网基础资源是指域名、IP地址、AS(自治系统)号码及其所构建的域名系统、路由等互联网架构体系与协议。在保障网络互联互通、高可扩展以及支撑各类创新应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近,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一年级学生李建专,正忙着将他学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成果落地。
从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国产大型邮轮扬帆起航、深中通道探入海底,到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全球首座核电站商运投产、亚洲最大火电“碳捕手”一展身手……回首2023年,令人欣喜的“首个”“之最”接连涌现。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12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持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为绿色低碳技术和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供给。
主动脉瘤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俗称“无声杀手”,通常在破裂之前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一般来说,当主动脉扩张超过其原始尺寸的1.5倍时,就会发生主动脉瘤。随着它的生长,主动脉壁会变得脆弱。最终,主动脉壁脆弱到无法承受流经其中的血液压力,导致致命的主动脉瘤破裂。
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成功优化了专门用于6G通信的太赫兹(THz)纳米谐振器,将太赫兹电磁波放大3万倍以上。
但他们也指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在成本和技术上可扩展的潜在解决办法,可安全地降低抗生素处方率。
朱丘寺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晚期堆积为主的聚落遗址,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250年至公元前1700年。
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既镌刻着时代烙印,也是透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26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发布“超级工程研究”成果。该课题首次系统研究了近以工程立国这一基本课题,填补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超级工程研究”还精准筛选出跨越古今、涵盖中外的643项超级工程进入排行榜。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12月1日至13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从14日开始,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有95个国家气象站点过程最大降温达到或超过20℃。
从头顶的星辰到脚下的大地,从广袤的宇宙到幽微的粒子,2023年,中国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顺利起飞、平稳落地、跨过水门……5月2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冬季来临,随着病毒冒、流感以及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近期因胸痛到医院就诊的儿童青少年明显增多。胸痛是咳嗽造成的吗?还是另有原因?什么情况下应尽快带孩子就诊?
近年来,西农在苹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种源创新、肥水高效利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黄土高原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黄土高原尤其是老区实现了果香、民富、产业强。
近日,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2013年,《自然》报道了一条4.25亿年前的古老鱼类——初始全颌鱼。它具有典型盾皮鱼类膜质骨甲以及硬骨鱼式的颌骨,是堪与始祖鸟等相提并论的、介于盾皮鱼类与硬骨鱼类之间的重要过渡化石。
作为华为强势回归中端手机市场的代表作,华为nova 12系列延续了nova一贯的时尚先锋基因,同时,在ID外观、影像系统、操作系统、综合体验等方面均有突破升级。
12月25日9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1-1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5
自2018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以下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的支持下,姜宗林带领激波风洞团队依据我国独创的“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方法,把国际上普遍认为“不能用”的正向爆轰变为“可用”和“好用”的驱动能源,成功研制出JF-22超高速风洞。
人工智能(AI)复现一项诺贝尔化学奖成就,需要多久?答案:4分钟。这甚至比阅读完这篇文章的时间都短。而且AI无需反复实验,一次就成功。
Ender-3 作为创想三维爆款系列3D打印机,一直备受全球用户喜爱。近期,创想三维宣布推出一款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您好,在最近1月11日的回复函里贵司提到了3D打
2月26日,陕西交控集团投资建设的首个矿产资源项目——汉中年产300万吨建筑石料矿生产线试运行仪
7月26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夏邦权、院长闵凡飞等一行5人赴淮北市安徽方园塑胶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产
网站地图sitemap备案号:豫ICP备17022679号-2 技术支持:河南七度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72102000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