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中国钢研旗下新材料领域的核心产业平台和科技创新主体,是我国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以先进金属材料及关键部件为核心主业,致力于成为先进材料与技术的价创造者。通过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聚焦整合,目前公司产业聚焦“以难熔钨钼为核心的高端粉末冶金及制品”和“以稀土永磁为核心的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两大核心产业,重点服务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核电、航空航天、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医疗装备、先进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工业过滤净化及节能环保等领域,为全球高端客户提供先进金属材料、制品及解决方案,是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供应商。
依托自身雄厚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底蕴,公司在保持原有传统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加快创新转型,聚焦新能源行业、高端智能制造行业等国家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不断开拓新领域、新业务、新市场、新产品,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核电及氢能产业等。据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7%,市场渗透率达29%。
公司钕铁硼永磁制品是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驱动电机、车载磁体包括微电机和EPS的关键部件材料,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端钕铁硼磁体产能已超过20%,随着公司稀土永磁万吨级平台的建设,新能源汽车领域用高端钕铁硼磁体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金属磁粉芯产品是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充电机、车载直流变换器、车载48V控制系统等电源模块使用的电感元件的核心部件。公司纳米晶铁芯或器件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OBC内部,目前已经建成新能源汽车用高端共模电感铁芯生产线,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30%。公司将继续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加大高端产品技术研发,满足新能源汽车客户高端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扩大产能和市场占有率,积累竞争优势。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总装机量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3.95%,特别是新增光伏装机量远超市场预期,2023年7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95-120吉瓦上调至120-140吉瓦。
在光伏发电领域的硅片生产、电能转换等多个环节,均可以使用公司的产品,包括钨丝金刚线、多晶硅硅烷粉过滤系统及纳米晶带材的电感元器件等。
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折算2022-2025年期间CAGR为7.96%。除传统核电站外,可控核聚变技术是全球实现未来可持续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可控核聚变试验堆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国EAST项目是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自主设计和研制的核聚变实验装置,2023年4月12日,EAST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公司难熔钨钼、精密带材、金属过滤装置等产品为“华龙一号”、AP1000、CAP1400等多个核电技术提供配套。公司为我国“人造太阳”EAST大科学工程装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提供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钨铜复合部件等核心产品。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分阶段的氢能产业发展目标,规划至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目前,公司的氢能源相关材料主要应用于氢能源产业链上游的制储氢环节以及中游的燃料电池,为国内外客户稳定提供电解水制氢的电解槽配套金属材料,氢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金属双极板等关键材料。
2023年6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大型医用设备规划配置数量和准入标准,十四五期间,甲类和乙类放疗设备共计规划2085台,高于十三五放疗设备规划数1843台。到十四五结束,国内放疗设备总数将达到5518台。
公司钨合金屏蔽,准直器,多叶光栅、CT球形管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放疗、影像、核医学三大医疗板块,医用钨钼配套产品加工技术难度高、市场准入门槛高,且下游客户需求稳定。
受经济疲软、通货逆膨胀和需求端低迷的影响,消费电子行业在22年至23年上半年呈现疲软下降趋势。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二十条,2023年下半年乃至2024年,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产品消费,打造电子产品消费应用新场景的持续推广,高品质智能化电子消费产品将有效提振电子产品市场的复苏。
公司高端钕铁硼产品、纳米晶导磁片产品等主要应用于音圈电机、摄像头、蓝牙耳机、无线充电等功能器件领域。目前,公司高端钕铁硼产品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产能已超过30%,公司持续坚持技术创新,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高端消费电子产品。
半导体行业在经历一轮短暂的行业下行周期后,正在初步进入产业复苏周期,未来高性能运算、AIoT、汽车智能化、XR等新兴领域将成为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新的源头活水。据McKinsey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汽车领域2021~2030年CAGR达到13%~15%,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公司显示用难熔金属靶材、蓝宝石长晶用钨钼材料、MOCVD加热器、离子注入机用钨钼材料、电子封装热沉材料等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领域。公司钼旋转靶、钼平面靶等产品,在细分领域中已占有70%的市场份额。公司是国内最早为蓝宝石产业配套钨钼材料的企业,产品全面覆盖该领域所需钨钼材料,客户已覆盖行业主要蓝宝石主要厂商。MOCVD设备是制作LED外延片最为关键和核心的设备,公司研发的MOCVD加热器配套钨钼热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离子注入机的钨钼配件存在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的技术特点,公司在钨钼离子注入耗材方面已占有30%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在电子封装材料领域提供的钨钼类热沉材料主要服务于具有芯片制造能力的功率模块、IGBT器件制造商。
2023年是公司“十四五”战略攻坚之年,也是“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公司始终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至上为原则、以技术创新为助力,以产品质量为基础,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充分了体现公司的市场韧性和产品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5亿元、同比增长6.91%;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4.5%;累计新签合同额41.14亿元,确保了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两大核心产业及非晶业务、粉末业务等主要业务领域,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保持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安泰天龙坚持聚焦深耕,扩大在高端医疗、半导体、核电等行业的细分市场份额,积极开拓CT球管、电子封装、离子注入等新产品的市场,营业收入实现11.9亿元,同比增长9.42%。在高端医疗装备CT影像领域,公司获西门子全球唯一“杰出供应商”奖项;在放疗设备方面,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制造高精密多叶光栅系统的厂家,与多家国际行业制造商有深入合作,实现医疗领域收入同比增长20%。安泰粉末成功开发欧洲战略新客户,为扩大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利润总额实现同比增长14%。安泰特粉发挥市场和研发协同作战优势,实现合同额环比增长35%,并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报告期内,安泰磁材业务依托稳定的稀土原料资源保障体系和京、鲁、蒙三地磁材生产协同优势,不断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通过新设苏州销售公司有效加强磁材业务与市场的联动,全力拓展电动汽车领域取得新突破,营业收入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4.7%。安泰爱科稀土永磁1000吨技改项目所有主体工艺设备已完成热试,进入试生产阶段。安泰北方年产5000吨高端稀土永磁制品项目工程推进有序,工艺设备陆续进场安装调试。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万吨级稀土永磁制品产业布局,拥有钕铁硼毛坯年产能7500吨,随着安泰北方项目的建设达产,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安泰非晶业务整合效应正在显现,围绕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业务领域持续发力,积极开发海外国际业务,加强与重点客户在应用领域的联合攻关,增强客户粘性,营业收入突破4亿元,同比增长50%。
报告期内,安泰河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拓展粉末高速钢、喷射钢等高性能产品,新签高性能高速钢合同占比超40%以上,喷射钢销售达到同期最高水平,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6.7%。粉末高速钢项目进展顺利,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开始向客户销售供货。
报告期内,安泰环境安平高通量膜产业化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项目投产后将解决当前过滤净化产能瓶颈问题。在氢能源业务孵化方面,公司持续加大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关键技术提升和产品定型开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可以搭载国产品牌的乘用车,为公司后续市场开拓提供支撑。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安泰环境第二次股权融资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
2023年是公司智能制造建设的关键之年。报告期内,公司制定公司数字化转型规划,确立了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策略、总体框架。公司全面落实《智能制造场景建设推进办法》,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通过自立场景和公司级场景的建设,引导各经营单位将信息化技术与自动化设备深度融合,通过树立标杆、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公司的智能制造水平。目前,场景建设启动率100%,涉及工艺设计、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设备管理、质量管控、环保管控、能源管理、模式创新等八类,涵盖了公司生产运营流程的各个环节。为保障公司数字化建设长远发展,公司成立了安泰数智学院,持续搭建数智人才管理平台。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公司围绕总体战略规划,编制了《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2025年和2030年碳排放总量的控制目标和重点任务,确保2030年实现碳达峰。同时,自主开发的能源管理数字化平台已开启三期建设,基本覆盖公司整体能源管理,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公司已启动ESG体系建设工作,年内发布ESG报告,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技术创新是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持续推动技术成果专利化,专利成果高价值化,授权专利36项,制定行业标准10项,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护。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国家重点战略工程,组织创新联合体,推动集智攻关,着重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大功率供氢系统用常温常压储氢材料技术及应用”等重点项目的启动实施,进一步加强与同行业企业、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高校等单位在新材料应用技术方面的合作开发,全方位展现了公司行业科技影响力和资源整合利用能力。公司围绕核心业务、重点关注领域和战略新产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夯实核心技术竞争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增长41.19%;有效新产品127项,新增备案新产品21项;新产品收入实现19.09亿元,同比增长21%。通过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展现了行业科研领军企业的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安泰河冶、安泰粉末、安泰特粉在制粉产业领域的优势条件,探索粉末冶金领域联合创新机制。公司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通过推动安泰天龙、功能等单位数字化研发项目及人才团队建设,逐步提升数字化研发覆盖率。
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工作陆续拉开帷幕。3。
网站地图sitemap备案号:豫ICP备17022679号-2 技术支持:河南七度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72102000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