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您好啊,冬天家里温度怎么样?咱们现在还烧煤吗?”视察途中,视察团几次随机让车停在路边,进村入户和村民们边唠家常边了解情况。
“煤炉子早没啦,家里干净多了……”一位姓丁的大娘热情地引导视察团来厨房,“看,到冬天出暖风,和城里空调似的。一年下来,花费和原来烧煤差不多……”
“在河北,我看到了美丽中国故事的鲜活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在视察团的内部座谈会上发言时声音有些发颤。她回想起当年在国外一次会议上,她刚介绍完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为绿色发展作出贡献和积累经验,台下立即有人反驳,“这样的空气质量怎么能成为‘样板’。”
许勤华既感到窘迫,也很委屈。“当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但通过这次视察,看到河北为治理大气污染所做的努力,也真切感受到党的以来空气质量质的飞跃。以后我遇到这样的诘问,既能讲得出,也能讲得明白,还要大声地讲。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故事背后,有我们的辛苦,更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工业技术和制度优越性。”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车俊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的问题,不是一个区域的问题,而是全中国的问题,有时已经超越环保和民生范畴,成为国际社会评估我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反映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站在当下,我们可以无比骄傲地宣布,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更为可贵的,在河北,我们看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敬业集团,这家传统钢铁企业的业务领域正向粉末冶金、3D打印、注射成形、激光熔覆等增材制造领域拓展。其生产的金属粉末,打破了国外垄断,不仅能满足自身业务发展,还能对外销售。
参观完企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柴发合尤为振奋。“曾经有人建议要关停的企业,如今不仅技术升级,还给未来发展铺设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看来,节约就是绿色生产力,企业升级改造本身就是降本增效的。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实实在在得到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河北的实践告诉我们:随着我国以强有力的执行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用环保倒逼传统企业升级转型,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后,企业和行业正借助科技力量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支撑河北“向上突围”,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绿色发展。
而这也让一个世界性难题有了中国方案——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就是“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网站地图sitemap备案号:豫ICP备17022679号-2 技术支持:河南七度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72102000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