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公司上下共克时艰,拼搏奋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呈现积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经营业绩特别是主营业务利润实现新突破,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扎实。2022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7.89亿元,同比增长25.47%;实现利润总额3.8亿元,同比增长47.73%;实现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43.07%;扣非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137.05%。202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52.38亿元,净资产28.56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深耕主业,务实增效。抢占市场积极发力,调整矿盐产品结构,加强盐田现场管理,推进药用盐技改项目,投资扩建年产120万吨精制盐项目,盐业板块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应用市场推广,开发锂电池正极材料粉,实施电炉改造项目,挖掘全流程增效潜力,新材料板块整体经营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延伸产业链,精准发力。鲁银储能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成功竞得山东省肥城市FD6块段岩盐采矿权,有效满足了储气储能项目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了盐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链。鲁银新能源公司加快推进150MW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该项目于2022年12月31日实现并网。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工作,为公司打通资本市场的再融资渠道。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人民币普通股107,474,431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4.19元,共计募集资金人民币450,317,865.89元。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中期票据发行工作,计划首次发行规模不高于5亿元,总额不超过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改善,公司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总部中层管理人员、两大主业领导班子年龄梯次结构更趋合理。报告期内,实现工作岗位交流30人次,年轻干部扎根一线和艰苦岗位,干事创业热情浓厚,一线工作水平有效提升。推进13家权属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完善人才交流保障措施。举办“鲁银讲堂”7期,中青年骨干培训班2期,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效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17亿元,同比增长25.73%。全年获得授权专利45项,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公司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肥城制盐、寒亭一盐场获评“山东省2022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菜央子盐场获评“山东省2022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2022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鲁银新材获得“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评“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022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等荣誉;新材料研究院8月份正式投入运行,24项研发项目通过揭榜挂帅顺利结题;鲁银储能公司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
盐业行业继续落实盐业体制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行业格局持续调整,集中度不断提高。制盐企业成本竞争、品牌竞争以及服务竞争日趋激烈,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国内盐行业产能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工业盐市场整体上呈现高位窄幅震荡态势。
粉末冶金目前在汽车、家电、数码电子、五金工具、医疗器械、通讯领域都有大量的应用。近年来,通过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开发创新相结合,国内粉末冶金产业和技术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是我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国内粉末冶金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1.主要产品及用途:主要产品为食盐和生活用盐、工业盐、溴素,产品主要用于食用和食品加工、两碱工业用盐、印染、制革、阻燃剂、灭火剂、制冷剂、感光材料、医药、农药、石油等行业。
2.经营模式:实施集采购、生产、营销、管控为一体的集团化运营模式。发挥集群优势,大宗货资采取集中招标,降低物料成本;生产环节按照“统一计划、订单生产”的模式,根据订单情况、市场行情、存货储备等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推行差异化营销策略,进行市场策划、市场推广、品牌管理等营销管理工作。
1.主要产品及用途:主要产品为还原系列、水雾化系列钢铁粉末及高性能合金特种粉末材料,产品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家电、化工、航空航天、能源、电动工具、医疗器械、精密机械零件、电气电子原件、磁性材料等行业。
2.经营模式:实行一体化产供销规范化管控,按照公司物资需要编制采购计划,采取集中招标的方式严格执行采购预算;采取直销销售,针对重点客户、重点产品分类管理,直接与终端客户签订合同。
1.资质优势。目前公司所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6家,鲁盐集团及6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拥有全国食盐定点批发资质。
2.资源及产能优势。公司所辖生产企业位于渤海湾地下卤水富裕区域和盐矿资源丰富的大汶口地区,制盐资源丰富,目前具备年产360万吨产能。报告期内,投资扩建年产120万吨精制盐项目,项目达产后,将大幅提高公司原盐生产能力。
3.品牌优势。“鲁晶”商标和“鲁晶”牌食盐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山东名牌产品”,在山东省内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鲁晶”牌食盐销往全国二十几个省区。
4.技术优势。鲁盐集团现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及3家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基础和实力。
1.规模优势。鲁银新材具备年产20万吨高性能钢铁粉末能力,是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品种齐全、质量前茅、工艺先进、装备精良且同时拥有还原制粉、水雾化制粉、高性能合金特种粉末材料生产线的钢铁粉末生产企业。
2.技术优势。鲁银新材拥有山东省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粉末冶金重点实验室、高性能金属粉末材料研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四个省级研发平台,检(试)验设备配置齐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等计划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中国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公司现拥有国家专利技术91项,具有多项钢铁粉末生产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报告期内,新材料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行,进一步增强了鲁银新材的研发能力和人才吸引力。
3.品牌优势。鲁银新材是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济南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获得“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评“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022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等荣誉,是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制订者,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声誉和话语权。
2022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公司紧紧围绕全年重点任务目标,聚焦重点难点,狠抓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扎实。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89亿元,同比增长25.47%;实现利润总额3.8亿元,同比增长47.73%;实现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43.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137.05%。
2023年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市场需求活力逐步恢复,餐饮业消费改善和回升,具有清洁、杀菌等功效的日化盐市场需求增加,为盐及相关产品的延伸发展带来一定增长空间。工业盐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点,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紧密相关。市场需求稳步向好的复苏态势,为工业盐市场提供一定支撑。
随着粉末冶金工艺技术的提升,粉末冶金件在机械性能、密度等关键指标上逐步提升,机械性能逐渐接近锻件或铸件,会极大的丰富粉末冶金零部件的应用范围,可为传统零部件的制造提供包括粉末冶金工艺在内的更丰富的工艺路线选择,将极大的促进粉末冶金零部件市场发展。随着粉末冶金零部件在5G通讯、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运用,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5%的CAGR,实现稳定增长。
公司实施“产业升级+资本运作”战略,即:以产业为本,重点开展盐业产业链及新材料开发利用,实现主业运营质量、经营效益双提升;以金融为器,通过投资和资本运作助推实体主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产融互补、产融协同的发展格局,发展成为主业突出、竞争力强、业绩优良、市值持续增长的上市公司。
1.2023年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升级+资本运作”双轮驱动战略,以“创新攻坚突破年”为主线,强党建、抓经营、谋发展,深入实施“作风提升、项目突破、效益提速、人才成长和党建领航”五大工程,着力稳住现有产业基本盘,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创新驱动资本赋能,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效益持续增长。
以做强做优做大为企业发展目标,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品研发,提升制盐产能,提炼品牌故事,塑造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立足山东市场,发力省外市场,将“鲁晶”品牌打造成为行业内的龙头品牌,把鲁盐集团打造成为综合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全国盐业领军企业。聚焦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依托新材料研究院平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持续拓展新材料产品应用领域,优化中高端产品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新材料及制品板块上下游协同效应,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巩固鲁银新材在粉末冶金行业的龙头地位。
加快推进新项目攻坚。加快泰安地区盐穴储气储能项目实验论证,推进菏泽地区岩盐资源获取,进一步深化盐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链。总结1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推进“风光同场、智慧盐业”,促进海盐生产智能化与风光电一体化融合发展,提升盐田综合效益。
持续发力市场攻坚。面向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和市场动向,提高市场开发的前瞻性,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产品获利空间。了解客户需求,坚持“客户至上”理念,做好现有客户服务跟踪,持续深挖存量客户需求,以领先的产品品质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客户,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突破成本管理瓶颈。细化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深入剖析成本构成,组织开展内部对标对表,深化工艺技术改革,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物料消耗、设备能耗,挖掘成本潜力。加强费用管控,从严从紧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支出,注重源头节流,堵塞管理漏洞。强化资金管理,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转,降低资金成本,持续推动降本增效。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成果,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完善薪酬考核机制、员工晋升机制,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最大限度挖掘员工潜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把优秀青年人才放到关键岗位进行历练,激发员工潜能,构建完备的人才梯队。
提升内控管理水平。改进和完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层”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和风险防控意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利益和投资者权益。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严格执行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自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切实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扎实推进投资者服务及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树立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意识,积极回应投资者诉。
网站地图sitemap备案号:豫ICP备17022679号-2 技术支持:河南七度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72102000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