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上班,山东煤机集团电装部技术负责人李正训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网上有关粮食、水泥等散装物料快速卸车设备的招标信息,然后是天南地北的一通电话,投亲靠友地推销他们研制的液压自动卸车机:“大家投资入股的20多万元研发费等着分红,得千方百计让新产品这只‘母鸡’下出‘金蛋’来。”
李正训所说的投资入股研发费正是源于山东煤机集团的一项科研模式创新——集资研发。此举真正实现科技人员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效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和商品化进程,带动了整个集团煤机产业的转型升级。
山东煤机集团主要为煤矿生产洗选设备,受煤炭市场下行形势影响,作为煤炭上游产业的煤机制造业也面临“寒冬”。去年以来,山东煤机集团遭遇了销售难、回款难等前所未有的挑战,资金紧张一时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紧箍咒”。
“寒流”袭来,如何“过冬”是山东煤机集团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消极地“熬冬”只能坐以待毙,但要在此时“冬泳”,就必须不断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利润急剧下滑的情况下,新产品研发费用从何而来?另外,新产品的研发是一个从调研、立项、研发、样机、实验、销售、完善的漫长过程,面对当前急转直下、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如果仍旧延续传统的科研、营销体制,一个项目往往在调研立项时还是“俏佳人”,而真正成为产品、进入销售环节时却有可能沦为市场的“弃儿”。山东煤机集团总经理兰春忠认为,眼下,最大程度地激发、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从“被动创新”转向“主动创新”,解决新产品快速走向市场的“老大难”问题,才是企业分兵突围、绝地求生、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跳出“煤机”寻找“商机”,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山东煤机集团引入了内部市场化机制,大胆创新研发模式,尝试让科技人员以投资入股的方式解决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使其责权利高度统一,个人与企业真正在一起。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新产品研发实行攻关项目组长负责制,制定项目攻关目标,对项目的进度、产品销售及资金回笼进行监督和管理;在项目开发资金筹集方面,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公司与负责研发新产品的攻关项目小组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共同投资,并按出资额的多少承担相应的盈亏比例;项目资金管理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
李正训成为了山东煤机集团集资研发模式出台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源于他敏锐地捕捉到一条信息:目前国内60吨以上的载重汽车,大都没有自卸装备,给这些“巨无霸”们卸货成了伤脑筋的事儿。而山东煤机集团制造的用于煤矿的快速定量装车系统多年来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这一装一卸,不就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吗?稍加改造就能创造出一个为企业下“金蛋”的新机型。今年2月初,李正训主动请缨,按照新机制组成液压卸车机项目攻关小组,预计研发费用为50万元,公司投入30万元,攻关小组集资20万元,其中,李正训入股5万元,其他9名技术人员分别入股2万、1万元不等。合同约定:在赢利和亏损时,按照出资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项目开发时间定为8个月。
“自打开始酝酿‘集资研发’这件事儿,就没睡过一个好觉。以前搞研发,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现在,不仅要把‘新生儿’养大,还要给他找个好‘婆家’。”李正训坦言新的研发机制让他压力陡增,但攻关小组的生产积极性、降低成本的自觉性、精细化管理的创造性、市场意识的紧迫性之强,令李正训始料未及:“一根电线头都不会随意丢弃,一块钢板的边角余料都被‘吃干榨尽’,因为大家明白,从‘手指缝’里漏掉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利润。”在新产品开发中,李正训和他的攻关小组先“问”市场,站在市场、客户的角度进行研发设计。仅最大单车载重量这一参数就根据电力、水泥、煤炭、化工、冶金、粮食等行业的市场需求修改了7次。攻关小组白天跑市场,晚上搞科研,产品研发与产品推销同步推进。
由于前期李正训进行了细致的市场调研,他们开发研制的这种设备具备定点卸料、连续工作时间长、对接匹配好的特点,弥补了自卸车工作稳定性差、卸料量小、应用场合有限等不足,极大地提高了物料的散卸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散料“从箱到库”的自动化作业,产品还“待字闺中”时,就不断接到用户的咨询、求购电线月底,李正训和他的攻关小组仅用45天就完成了液压自动卸车机的试制。很快,这台样机就销售到东营粮油公司,投入使用后,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当然,按照约定,攻关小组成员也尝到了甜头。李正训分得1万元,其他技术人员都相应兑现了分红。“目前已卖出去3台,预计今年年底就会实现赢利。”李正训对自己的产品信心满满。
在山东煤机集团,李正训和同事们成功集资研发液压自动卸车机的事例极具示范作用,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他们纷纷投身其中:
综合利用事业部科研人员孔波等人,为莱钢集团开发了一条日处理脱硫渣33吨的脱硫渣综合处理和产品加工生产线,不仅解决了工业废渣排放占用土地资源和污染环境问题,而且还从中提炼出了高碳增碳剂、铁精粉、尾渣等产品,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上千万元。
自动化公司张广升,研发了整套全自动智能列车平煤降高整形系统,在神华集团进行了成功应用,彻底解决了列车超高与用户亏吨的矛盾,实现了对列车车厢装载物的连续动态快速压实,具有平车和降低装载物高度的双重功能。这一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技术分中心新产品研发室辛伟,研制出物料深度筛分设备——弛张筛项目,主要是对细、粘、湿等难筛分物料进行筛分,被广泛应用于垃圾处理、水泥、钢铁、沙石电力等行业的物料分级;李传菊设计制造出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采用混合钢丝绳、链条升降,安全装置完善,取车时间短,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这两个项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以上。
破碎设备事业部苏凯、韩洋,分别开发出适用于高振动、多尘土恶劣环境中的,不仅解决了用于矿石中碎和细碎的液压圆锥完全依赖进口的问题,而且还可提高抗冲击能力25%,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他们还先后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极细矿物旋流微泡浮选技术和设备推向了电厂粉煤灰综合处理领域,将立式压滤机技术推向了黄金、冶金、有色金属等矿物加工领域,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每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
在新的研发机制激励下,新产品上市一个成功一个,“众星捧月”使得山东煤机集团昔日“一煤独大”的格局被改写,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10多个行业的非煤产品占比达80%,奏响“分兵突围”凯歌。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等非煤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制造服务业研发制造基地。”山东煤机集团总经理兰春忠表示。
网站地图sitemap备案号:豫ICP备17022679号-2 技术支持:河南七度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72102000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