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岸边的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里,每天早上天刚亮便能听到一阵呲呲啦啦的摩擦声,伴随着黄河的浪涛声,小山村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50多年了原本百十口人家的小山村至今只有5位老人了,76岁的郭大叔依旧还是这样年复一年日的干着这样一件事,他用4根大铁棒磨走了岁月,磨走了青春,有人说他学愚公精神,有人说他练功习武,我们就来看看他这究竟是要干什么?
黄河从山谷中穿过将大山分成了豫西和晋南,小山村就坐落在河南一侧的山坡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生存的基本选择方式,这里的人们便结合环境过着半农半渔的生活,小山村风光优美,古韵犹存,5位老人坚守在此过着自由自在的农耕生活,郭大爷却不甘寂寞,在小山村里干了一件大事情。
郭大爷的家坐落在山村的正中央,是一个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子,一面靠山是窑洞,三面是古色古香的传统砖瓦木料建筑,身着一身迷彩服的老人家讲起他的人生精神抖擞,口若悬河:“我们村子基本都是郭姓一族,我家当是郭氏一门的正宗传人,就看我家的的院子便知分晓,是村子里至今保存最完整的的一座之一,我现在之所以坚守在此,就是想把这里的黄河农耕文化传承下去,把祖上隐居的桃花源的故事讲下去,4根大铁棒与此有关。”
郭大叔说先祖在明朝末年为了躲避战乱,带着族人从三门峡逃了出来,沿着黄河走到了这个叫做十里桃花谷的地方隐居了下来,在山上开辟窑洞过起了隐居生活,大体的情况就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记录的一般,不过是年代更近一些而已,世代繁衍到了清朝中期,祖上出了一位相当于现在正科级的小官,积累了一点钱财,便把住宅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从山外运来了青砖,从陕西发来木料,建成了五六座四合小院,自家的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小山村地处偏远,故此保留的也算完整。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远在黄河岸边的小山村也在时代洪流中发展变化着,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走出了大山开始在外生活,传统的农耕生活在慢慢消失,郭大叔对祖训的耕读传家很担心,随后他重新修缮自家的四合院,用了10多年的时间收集散落在村子里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多达2000多件,摆放在家里建成了一个小型的农耕文化展览馆,要把黄河农耕文化传承下去。
郭大爷讲完了自己坚守小山村的事情话题便延续到了我们关心的4根大铁棒上边,“河南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尚武的习惯,特别是在明清年代,要保护山村族人的安全,防止匪患,自我保护就是个最好的方式,家族中的男子大多都有武术功底,我小时候就跟上爷爷和父亲习练少林拳术,传袭下来一种独门功夫,就是这种大铁棒,既能用它锻炼力量还能作为看家护院武器,也是持之以恒愚公精神的象征,我玩铁棒磨针已经有50多年了,如今山村就是几个老年人,铁棒磨针一来可以锻炼身体,而来还能震慑一些不法之徒的觊觎。”
“4根大铁棒粗细不一,记得最早的时候就是我十来岁,父亲找铁匠给我打下了重量长短不一的4根铁棒,就是让我随着年龄增长调剂使用,最重的这个有1.6米长,重量在60斤左右,最亲的那根只有60公分长,轻重在2斤左右,50多年60年时间过去家门口的巨石已经让我磨破一块了,村民说我成了老愚公。”
郭大爷说小山村就是以桃花源里古民居而闻名,当然和自己研究黄河农耕文化以及铁棒磨针的事情有关系,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曾经来拍摄过,他用4根大铁棒展现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郭大爷的铁棒磨针功夫还真有了大显神威的时候,他说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一阵子收藏热兴起,山里的农村也来了收古货之人,里边是良莠不齐夹杂着一些坏人,有一天一个无人居住的古院落的石门墩就遭到了偷窃,听到了邻居的喊叫声,他拿起一根铁棒就冲了出去,追上了3个坏人,将他们抓住送到了派出所,大铁棒不需挥舞,拿在手里就是一种震慑,不法之徒就乖乖的束手就擒。
这些年旅游热也到了黄河岸边的小山村,每年春天来十里桃花谷游玩赏花的人很多,给小小的古村落也带来了不少游客,当地政府很重视村落的保护,特别给这里通了公路,挂上了牌子进行保护,每每到了节假日,城里人就会来到此地体验农耕文化,大爷的藏馆和大铁棒是最佳的看点,当然他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他认为只要能传播黄河文化他就很高兴。
郭大叔老两口的10多亩山地大多数都承包给了别人,他们只给自己留下了3亩口粮和菜地,用他们的话说一年也收入不了几个钱,孩子们在城里工作,根本不需要自己种田,可是他们就是放不下一辈子的生活方式,似乎农民不种庄稼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种地干活图的就是一份心情,生活在黄河岸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自在便是神仙光景。
郭大爷坚守在黄河岸边的小山村里,磨着大铁棒,守着祖先留下的地方,看似普通其实坚守的是传统农耕生活的传承,涛涛的黄河浪涛中,鸡鸣犬吠间,铁棒磨针完美的演奏出了一曲民乐传承大合奏,大爷演奏的是那样的入迷,让人听得是那样悦耳,那样走心!
网站地图sitemap备案号:豫ICP备17022679号-2 技术支持:河南七度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72102000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