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要从事污水处理业务,在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运营、管理及维护。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大类下的“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代码:D4620)。
污水处理上游主要包括各类污水处理设备、污水排放管网、污水处理药剂、水质监测设备以及污泥处理设备的生产制造;中游主要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运营;下游是污水处理末端市场,主要是指中水回用、污泥处理以及污水排放等后续环节。
基础民生行业需求稳定,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盈利能力受能源、基础性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性影响较小,其主要周期性体现为投资建设的周期性。污水处理设施作为某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其建设规模要满足该地区一定时期的需要,适当超前建设。当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其污水处理能力出现饱和迹象时,通常会按照远期规划目标(一般为10年-20年)对现有产能进行改扩建或是建设新的污水处理设施。
行业区域性较为明显。因管网具有不可移动性及不可替代性,污水处理企业只能在其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因而一个城市排水业务发展受制于该城市城区及城市规划发展区域。
水环境治理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依法实施特许经营。对于想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而言,取得包括特许经营权等在内的政府批准及授权是从事相关业务的重要前提条件,而特许经营授权通常有排他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专营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潜在市场竞争者进入的难度。
行业发展受所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排水设施与服务辖区一旦确定,投资运营商在服务辖区市场上的经营与占有率便具有支配性,因此该行业长期以来都具有显著的地区垄断性。被授予污水处理等排他性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当地具有突出优势,对于拟跨地区竞争者而言具有较大的准入难度。
作为高度资本密集型行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服务结算价格受到政策管制,处理量也难以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造成此类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对于拟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有较大的资金壁垒及融资能力要求。
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技术范围涉及工程建设、材料学、微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工业自动化等多个专业领域。随着我国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监管不断趋严,各地政府及其下属部门都极为看重水处理企业既往业绩及技术实力,过硬的技术经验成为了水处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门槛。水处理企业必须具有同类或同性质的水处理项目的成功服务经验、具备一流的专业人才队伍、拥有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才有机会获得优质的新项目。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2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为638.97亿吨,污水年处理量为626.89亿吨,污水处理率98.11%。截至2022年末,全国城市共有污水处理厂2,894座,污水处理能力21,606万吨/日。2022年全国县城污水排放量为114.93亿吨,污水年处理量为111.41亿吨,污水处理率96.94%。截至2022年末,全国县城污水处理厂数为1,801座,污水处理能力4,185万吨/日。
水处理业务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治理、村镇农污治理、垃圾渗沥液处理,采用自主投资、BOT、TOT、PPP、BOO、OM模式运作,项目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公司投资运营28座污水处理设施(不含配套再生水厂)及3个村镇农污治理项目,设计处理能力合计197.50万吨/日,已投运产能约为146.67万吨/日。公司承接的污水处理设施接收来自泵站或调节池收集的各类污水,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设施进行一级处理,去除污水中的较大悬浮物和固体废弃物;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及沉淀分离实现二级处理,降解大部分污染物并沉淀活性污泥;后经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膜技术等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污染物并最终达标排放。对于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公司通过自建设施及外运处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公司固废业务覆盖固废产业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采用自主投资、PPP模式运作。公司投资的渣土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主要收纳来自城市旧城改造中建筑物或构筑物拆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拆迁垃圾经分拣、破碎、筛分,形成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砂石制成路面砖、砌块、无机料等绿色再生建材产品,工程渣土、工程泥浆等经水洗、筛分后,回收再生砂替代天然砂用作细骨料,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公司投资的垃圾收转运项目、厨余垃圾处置项目、大件垃圾处置项目、危险废弃物处置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通过对收纳的各类城市固体废物根据其特性有针对性地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工艺方法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综合技术服务涉及智慧运营、环境监测等领域。公司整合国内、业内优势资源,组建科技型技术服务企业,培育轻资产发展引擎,对外输出环保设备系统集成和智慧水务系统技术服务;自主投资成立专业环境监测机构,为公司及其他检测需求企业提供“水和废水”、“固体废物”、“土壤和沉积物”、“环境空气和废气”、“水处理剂”、“噪声检测”六大领域检测服务。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提升行动的深化之年,也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之年。公司坚持“保持稳步增长”的工作总基调,凭借坚定的战略定力,扎实推进各方面工作,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66.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2%;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941.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2%;实现利润总额13,783.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894.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1%。本期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水处理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且本期收回往年污水处理费较上年同期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污水处理量22,866.98万吨,与上年同期增长16.41%;实际结算量23,962.9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6.10%;垃圾渗沥液处理量47.3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97%,实际结算量47.3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97%。
公司严格实行挂图作战,集中力量抢抓进度,加快推进存量提标改造工程及新建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福州滨海新城空港污水处理厂PPP项目厂区工程建设完毕,正在抓紧推进通水调试相关工作;晋安区连江北城市管理综合体PPP项目工程建设完毕,通过规划验收及工程质量验收;柘荣县综合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PPP项目顺利进入商业运营;福州青口新区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厂)扩能及提标改造工程顺利转入商业试运行;闽清县梅溪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顺利转入商业运营;闽侯县城关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工艺管道施工;泗阳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及再生水回用工程项目主体结构已建设完成;红庙岭第二轮渗沥液特许经营项目提标改造工程已完成预处理地块的三通一平工作。
公司主动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要求,持续优化综合技术服务板块,并致力于推动应用型技术的研发创新。在智能运营领域,通过将水处理工艺技术、运营技术与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融合,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智能水处理工艺包和智慧水务相关产品并成功运用于山东省高唐县的水系治理与生态提升项目以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梅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智能控制系统项目,目前上述项目均已顺利进入调试和验收阶段;在技术创新方面,技术中心平台成功组织实施包括《垃圾渗滤液MBR+NF浓缩液膜分离与盐结晶联合处理技术研究》在内的三个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同时还完成了4项软件著作权的注册、2项发明专利的申请以及25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三、风险因素
报告期内,结合公司所处环境及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行业监管与政策性风险、行业特有风险、业务特点导致的风险三个方面。针对可能面对的风险,公司已明确应对措施,将加强对风险的管控,保障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公司聚焦于环境保护领域,所处水环境综合治理行业对国家产业政策依赖性较强,水环境综合治理企业的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业周期与国家的环保立法标准、政策引导、强制力度、法律成本与经济成本等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行业正由政府高度垄断转变为逐渐开放的市场化发展,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运行机制将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随着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行业管理体制与监管政策可能出现一定的变化与调整,这对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将带来影响。为此,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不断加强对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研究、分析,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前景向好的环境服务产业。
污水处理企业因执行新政策、新标准而导致运营成本上升,有权就此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获得合理的补偿,并适时提出对处理单价予以适当调整。但价格调整需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成本监审并履行一系列审批程序。因此,单价调整周期长,企业可能面临运营成本上升而结算单价未能及时得到调整导致效益下滑的风险。为此,公司将密切关注成本上升对公司效益的影响,及时启动并高效推进价格调整申报及补偿申请工作,强化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
公司通过签订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服务特许经营协议的方式,在约定范围内提供污水处理服务并获取服务费用。公司与特许经营权授予方存在污水处理服务费结算周期。受财政预算、拨款时间、结算流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期末会形成数月的应收账款。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规模相应扩大。虽然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国有企业,发生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倘若结算周期延长,可能造成公司短期现金流紧张,银行借款及相应的财务费用有所增加。为此,公司制定针对性的款项催收奖励措施,不断规范并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且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公司将积极与特许经营授予方、财政局等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降低坏账损失风险。同时,积极探索融资的新方法、新途径,缓解资金压力,保持公司稳健经营。
公司从事的污水处理业务属于公共事业,按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需以签署特许经营协议的方式获得业务经营区域内的特许经营权。公司与政府部门签署的特许经营协议中对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将可能导致特许经营权被取消或提前终止特许经营权协议,使公司经营受到不利影响。此外,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特许经营期限届满终止或者提前终止,对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继续采用特许经营方式的,政府部门将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虽然《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明确约定“因特许经营期限届满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的,在同等条件下,原特许经营者优先获得特许经营”,但公司仍存在上述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无法继续取得特许经营权的风险。为此,公司将在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前积极与特许经营授予方积极沟通协商。
根据污水处理行业的惯例,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需根据当地城市规划预计的未来几年的污水排放量适度超前建设,以满足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地处新建区域的污水处理项目存在运营初期水量不足的情形,在进入运营期后并不能满负荷生产,项目虽有结算保底水量,但短期内仍会使公司总体污水处理设施的产能利用率下降,造成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及整体利润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为此,公司将密切关注项目所在地经济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经营管控,做好项目投前分析,通过构建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来提高项目收益率,在合规运营前提下降本增效,保持公司持续稳健经营。
污水处理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固定资产投入大、流动资产占比低的特点。公司虽然具备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来源,但由于公司仍处于成长期,公司新拓展(含对外收购、正在建设)的项目仍面临较大的融资需求,债务规模可能会攀升,负债规模的提高将对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公司将全面系统规划资金需求,探索多样化融资方式,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资金统一调配作用,满足资金需求,节约资金成本。
公司固废业务及其他技术服务业务由市场定价,价格受宏观经济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较为显著,营业收入波动较大;竞争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致相同,市场份额争夺激烈。为此,公司将着力增强市场开发及销售能力,及时调整经营模式,积极培育重要客户资源,保证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随着环境治理服务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并购重组加剧,优质项目资源减少且项目亦趋于中小型化,收购难度及成本均大幅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业务扩张的速度。为此,公司将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在做深做透做优现有主业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市场拓展的广度和深度,及时跟踪市场信息,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决策控制,提升项目风险管控力度,积极寻求项目拓展新途径。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多年来,公司沉淀积累了丰富的专业运营管理经验并建立了强大的运营管理体系,现拥有国家“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环境服务认证一级”、“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环境服务认证一级”、“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运营服务环境服务认证一级”运营资质并取得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评定的AAA级信用企业。
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公司连续两年蝉联“福建环保企业百强榜”并先后荣获“全国减排先进集体”“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投资运营企业”“中国水业最具成长性投资运营企业”“水业最具专业化运营服务企业”“福建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优秀运营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入选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优秀会员单位”;下辖的污水处理项目在首届“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比选活动中力夺运营管理领域的“关键环节精确控制标杆污水处理厂”“信息化集成标杆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标杆污水处理厂”三项标杆;全资子公司山东寿光海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被授予“2022年山东省城镇排水工作先进集体”并获评“双招双引暨新旧动能转换先进单位”、“2023年度潍坊市污水处理五星级企业”并蝉联寿光市“高品质城市建设表现突出单位”,其运行服务质量连续多次名列前茅。
公司紧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技术和市场的协同效应,有效整合公司控股、参股企业的各种资源,延伸产业链、优化价值链,着力为客户提供项目咨询、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等全产业链服务。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公司趋向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现业务范围覆盖垃圾渗沥液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环保检测、渣土及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危险废弃物处置、生活垃圾收转运、大件垃圾处置、厨余垃圾处置及垃圾焚烧协同处置等领域,着力打造多门类、跨区域的环境治理服务平台。
公司立足产业基因,以科技创新积极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高标准建设科创平台、高质量推动科技攻关、高水平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发力,全面增强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力度。一是持续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功搭建“福州市第八批专家工作站”、“福建省第三十三批省企业技术中心”,集团母公司与权属企业江苏海峡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同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当地重要的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二是紧扣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际,持续发掘技术需求,重点发挥公司在水处理领域的产业底蕴和科技优势,借助产学研互融互通的合作模式,联合攻克“卡脖子”难题;三是持续推进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累计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1项并将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推广性的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中,有效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四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能力,公司旗下江苏海峡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发明污水厂智能预警、智能控制、智能加药、智能工艺包及智慧水务系统等多项专利,其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通过CMMI3级认证,成功应用于地表准III、准IV、中水回用等高标准水质净化厂及区域厂网一体化、全县域村镇农污、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能够为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高质量经营智慧方案。
网站地图sitemap备案号:豫ICP备17022679号-2 技术支持:河南七度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72102000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