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改善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推动印刷工业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我部决定制定《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现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印送给你们,请研提意见,并于2019年8月30日前将书面意见及电子版反馈我部科技与财务司。标准相关资料可登录我部网站()“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本标准提出了印刷工业的 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本标准可作为印刷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排污许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术选择的参考。
3.1 印刷printing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3.2 印刷工 业printing industry从事印刷复制以及印前处理、制版,印后加工的装订、表面 整饰及包装成型 等生产活动的工业。
3.3 印刷油墨printing ink1 由着色剂、连结料、辅助剂等成分组成的分散体系,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着色的物质。
3.4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VOCs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TVOC表示)、非甲烷总烃(以NMHC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
3.5 非甲烷总烃 non-methane hydrocarbon(NMHC)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以碳的质量浓度计。
3.7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环境需求和经济水平,在污染防治过程中综合采用污染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国家印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规模应用的技术。
4.1.1印刷生产一般包括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个工艺过程。根据印刷所用版式类型可将印刷分为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包括 树脂版印刷和柔性版印刷)和孔版印刷(主要为丝网印刷)。印前过程主要包括制版及印前处理(洗罐、涂布 等)等工序。印刷过程主要包括油墨调配和输送、印刷、在机上光、烘干等工序,以及橡皮布清洗和墨路清洗等配套工序。印后过程主要包括精装、胶装、骑马订装等装订工序;覆膜、上光、烫箔、模切等表面整饰工序;胶黏剂及光油调配和输送、复合、烘干、糊盒、制袋、装裱、裁切等包装成型工序。印刷工艺流程见附录A。
4.1.2印刷工业企业使用的主要原料和辅料包括纸张、纸板、塑料薄膜、铝箔、纺织物、金属板材、各类容器、油墨、胶黏剂、稀释剂、清洗剂、润湿液、显影液、定影液、光油、涂料等。其中含VOCs的原辅材料包括油墨、 胶黏剂 、稀释剂、清洗剂、润湿液、光油、涂料等。印刷主要生产工序含VOCs原辅材料 的VOCs含量及特征污染物见附录B。
4.2.1印刷工业企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包括VOCs及颗粒物。其中VOCs主要产生于含VOCs原辅材料(油墨、胶黏剂、光油等)的调配和输送,印刷、润版、烘干、清洗等工序及 原辅材料贮存、危险废物贮存 。其中出版物、 纸包装等的平版印刷工艺VOCs主要来自于润版和清洗工序。塑料包装 的凹版印刷工艺VOCs主要来自于印刷和复合工序。颗粒物主要产生于平版印刷的喷粉 工序以及书、报刊印刷的装订裁切工序,喷粉工序产生的颗粒物一般进行回收,装订裁切工序产生的颗粒物需采用 布袋除尘器等除尘装置进行收集处理。印刷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产污节点及VOCs排放占比 见附录A和附录C,不同工艺类型单位油墨VOCs基准产生量及产生浓度水平见附录D。
4.2.2印刷工业企业产生的水污染物主要产生于制罐工艺的洗罐工序、水性油墨印刷的清洗工序、平版制版的冲版工序、平版印刷的润版工序等。其中洗罐工序产生的废水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类、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等。水性油墨墨槽、墨辊等清洗工序产生的废水污染物主要包括COD、生化需氧量 (BOD5)、SS等。
4.2.3印刷工业 产生的一般 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及废版等。印刷工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来自于平版印刷制版工序产生的废显影液、废定影液等;印刷工序产生的废油墨、 废清洗剂、废润湿液等及其沾染物;印后工序 产生的废胶、废光油等及其沾染物;VOCs废气处理设施产生的废活性炭、废催化剂等以及设备维护 产生的废机油等。
4.2.4印刷工业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设备(如印刷机、折页机、成型加工设备、装订联动线、复合机等)和辅助生产设备(如引风机、空压机、水泵、气泵等)运行时 产生的噪声。
以植物油脂作为连接料,加以颜料、水和一些助剂等原料配制而成的植物油基胶印油墨,可替代矿物油基 胶印油墨 ,减少油墨VOCs的产生量 。目前应用的连接料主要包括碱炼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红花籽油和柯罗纳油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大豆油。热固轮转植物油基胶印油墨VOCs含量宜小于等于5%;单张纸或冷固轮转植物油基胶印油墨VOCs含量宜小于等于2%。该技术 适用于所有可吸收性材料的平版印刷工艺。
采用无/低醇润湿液替代传统润湿液原液和润湿液添加剂(主要为乙醇或异丙醇),减少润湿液VOCs的产生量。无/低醇润湿液原液中VOCs含量小于等于10%。无醇润湿液中添加剂添加量为零,低醇润湿液添加剂中添加量小于等于2%。用无/低醇润湿液替代传统润湿液可减少润版工序VOCs产生量50%~90%。低醇润湿液适用于所有平版胶印工艺,无醇润湿液适用于书刊、报纸及本册的印刷工艺。
借助于能量(主要包括紫外光和电子束)照射,使油墨内的连接料发生交联反应,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油墨,可替代 溶剂型油墨,减少油墨VOCs的产生量 。应用较普遍的是紫外光固化(UV)油墨,紫外发光二极管(LED-UV)固化是目前较先进的UV固化方式,可以减少臭氧的产生。辐射固化油墨VOCs含量小于等于2%,用辐射固化油墨替代溶剂型油墨可减少VOCs产生量80%以上。该技术 适用于平版、 凸版及丝网印刷 版式,应用于标签、票证、纸包装、金属等的印刷工艺,不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产品的印刷工艺。
由水溶性连接料、颜料、水、辅助有机溶剂以及助剂组成的水性凹印油墨,可替代溶剂型凹印油墨,减少油墨VOCs的产生量 。辅助有机溶剂一般为醇类和醚类。目前水性油墨的印刷性能、附着性能、印刷品质(指薄膜基材)仍低于溶剂型油墨。水性凹印油墨VOCs含量小于等于30%,用水性凹印油墨替代溶剂型凹印油墨可减少VOCs产生量30%~80%。该技术适用于塑料表印、塑料轻包装及纸张凹版印刷工艺。
由连接料、颜料、水、助剂组成的水性 凸印油墨,仅用水作为稀释剂,可替代 溶剂型 凸印油墨,减少油墨VOCs的产生量。该技术适用于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工艺油墨耗用量少,适合采用水性油墨。水性凸印 油墨VOCs含量小于等于10%,用水性 凸印油墨替代溶剂型凸印油墨可减少VOCs产生量80%以上。该技术 适用于纸包装、标签、票证、塑料包装、铝罐等的印刷工艺。
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由基料、固化剂、促进剂、交联剂、填料、助剂等组成的水性 胶黏剂 ,可替代溶剂型胶黏剂, 减少胶黏剂VOCs的产生量。水性胶黏剂的基料类型主要包括水性聚醋酸乙烯酯、水性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等。水性胶黏剂VOCs含量小于等于5%,用水性 胶黏剂替代溶剂型胶黏剂可减少VOCs产生量90%以上。 该技术 适用于轻包装制品,如方便面、膨化食品覆膜工艺,适用于纸包装的复合工艺。
由丙烯酸树脂乳液、水、助剂以及微粒石蜡等组成的水性光油 ,可替代 溶剂型光油,减少光油VOCs的产生量 。水性 光油VOCs含量小于等于3%,用 水 性 光油替代溶剂型光油可减少VOCs产生量90%以上。该技术适用于书刊、画册等纸张印刷的上光工艺。
借助于紫外光照射,使光油内的连接料发生交联反应,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光油,可替代溶剂型光油,减少光油VOCs的产生量。UV光油VOCs含量小于等于3%,用UV光油替代溶剂型光油可减少VOCs产生量90%以上。 该技术适用于纸张、金属及塑料薄膜的上光工艺,不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产品的上光工艺。
该技术适用于平版印刷橡皮布的清洗。通过印刷机自动橡皮布清洗装置,使无纺布或毛刷辊与橡皮滚筒表面接触并高速摩擦 ,达到清洗的目的。与人工清洗工艺相比 ,该技术可减少清洗剂 使用量30%以上,可 减少废清洗剂及废擦机布等危险废 物的产 生量,缩短 清洗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该技术适用于报纸、书刊、烟包等的平版胶印工艺。通过改造平版胶印机的计量辊、串水辊、靠版水辊及水斗辊组成的水辊系统,实现由不含VOCs的润湿液 替代传统 润湿液来 达到润版功能。该技术可避免润版工序VOCs的产生。采用该技术需投入印刷机水辊系统的一次性改造费用及定期更换水辊的耗材费用。
该技术适用于书刊、标签等的平版胶印工艺。无需使用润湿液进行润版,采用不亲墨的硅橡胶表面的印版、特殊油墨和一套控温系统来实现印刷。该技术可避免润版工序用水及VOCs的产生 。该技术对环境的温度要求较高,油墨传输过程需要冷却处理。采用该技术需 使用专门的制版机、版材及油墨,成本较有水印刷高约20%~30%。
该技术适用 于包装 印刷的复合工序。 使用聚氨酯胶黏剂 通过反应固化将不同基材粘结在一起,从而获得新的功能性材料。聚氨酯胶黏剂通常有双组分和单组分两类。对于软包装,常采用双组分胶黏剂;对于纸塑复合,常采用 单组分 胶黏剂。 该技术除在胶辊、混胶部件清洗时使用少量乙酸乙酯外,不使用其他含VOCs的原辅材料。与干复工艺相比,该技术可减少VOCs产生量99%以上。
该技术适用 于包装印刷的复合膜生产工序。该技术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挤出机,将不同品种的树脂从一个模头中一次挤出成膜,在 工艺过程中不使用胶黏剂等含VOCs的原辅材料,可减少VOCs的产生 量。该技术只能用于热融塑料与塑料复合,其产品材料的组合形式相对较少,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适用于平版印刷制版工序。该技术无需胶片制作及传统晒版工序,与传统分色胶片制版技术相比, 可大幅 减少显影废液及定影废液的产生,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
6.1.1.1 应加强对印刷生产工艺过程废气的收集,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技术可参考附录E。
6.1.1.2 溶剂型凹版印刷、溶剂型凸版印刷、干复、涂布等生产工艺的烘箱有组织废气,宜采用减风增浓技术,减小废气排风量、提高废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末端治理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利用活性炭吸附材料选择吸附废气中的VOCs,使VOCs浓缩于 活性炭吸附材料上,解吸后对有机物进行回收或燃烧处理,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通常活性炭吸附材料通过解吸而循环利用,脱附出来的VOCs可回收或销毁。当吸附饱和或废气出口浓度不能满足排放要求时,需要对活性炭 吸附材料进行再生或更。
网站地图sitemap备案号:豫ICP备17022679号-2 技术支持:河南七度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72102000363号